10月28日下午,环境与测绘工程学院在工科楼A315组织召开环境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会议特邀安徽省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安徽建筑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校长、二级教授黄显怀作专题指导。宿州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闵杰,发展规划处处长许兴海,环境与测绘工程学院院长张海洋、副院长李琦、环境工程教研室主任及相关老师参会,会议由张海洋主持。

会上,张海洋介绍了环境工程专业发展历程、师资队伍、教学软硬件条件、以及校地合作、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所取得的一些成效,详细阐述了环境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情况、课程体系对标认证标准的优化措施,以及实践教学环节的强化方案等。黄显怀从明晰方向、固本强基、同频共振、知行合一等方面对专业建设和工程教育认证提出了建议。他指出,工程教育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是提升专业竞争力的关键抓手。要深入剖析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核心的认证理念,并对复杂工程问题、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课程体系支撑关系等关键环节进行系统梳理。要优化“水、气、固、物化、生化”等核心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积极引入环境大数据、人工智能、绿色低碳技术等前沿知识,打造“厚基础、宽口径、强交叉”的课程群。要紧密对接本地区在矿区生态环境治理、流域水环境治理、工业污染防控、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农村环境整治等领域的重大需求,通过共建校企联合实验室、承担地方科技攻关项目,将真实的地方环境问题作为毕业设计选题等方式,使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直接服务于区域环保事业与产业升级,实现专业与地方的“同频共振、互利共赢”。要夯实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构建“认知-实训-创新”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多种举措筑牢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本次研讨会为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建设及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厘清了思路、凝聚了共识,对强化专业特色、培育符合国际标准的创新型环境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学院将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认证促发展,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学科竞争力。
撰稿:董传斌 刘娜 二审:李琦 三审:张海洋